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楠溪江东街85号金润国际广场西楼1506室
电话:025-58866358、58933315
传真:025-58867358
邮件:info@bonagrain.com
近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通知,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施行)印发,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又迈出重要一步。
消息发布后,转基因板块活跃,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丰乐种业、登海种业等个股悉数高开。
在此之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等四项规章的修改已于2021年底审议通过,新修订的《种子法》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政策不断向前推进,2022年也被视为中国转基因商用元年。随着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的印发,转基因种业又将迎来什么变化?未来种业企业竞争重点在什么地方?
打通产业化最后一
在中国转基因玉米大豆商业化的路上,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状态。转基因作物品种产业化流程为,取得生物安全证书,通过品种审定,取得生产经营许可,方可进行商业化销售。此前我国已有多个玉米、大豆品种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按照官方流程,获得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需要转育到品种中进行试验,并通过品种审定,且企业具备相应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才可以上市销售。但关于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尚未印发,相关公司只能等待。“我们一直在等待转基因的放开”,伯远生物技术顾问刘定富如此表示。他分析,美国转基因的管理由三个部门分工协作,农业部负责评估转基因产品能不能种,国家食药局负责评估转基因产品能不能吃,环保署负责评估转基因产品的内置式农药物质是否有更大危害。我国的转基因管理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部,但分属在不同司局。之前的一系列流程,确认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不会危害环境,现在走到了最后一步,确认可以种植,意味着我国转基因玉米大豆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其实,早在1988年,中国就开始种植转基因棉花,2006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木瓜,之前还批准过转基因烟草、番茄、辣椒、杨树等,只是现在仅种植棉花和木瓜。此次玉米和大豆品种通过审定,还意味着我国转基因作物范围正在有序放开,开始从非食用向可食用过渡,这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步。伯远生物创始人李阳表示,转基因玉米大豆的释放是非常大的推进,因为这两者中国进口最多。“当下我们大多数饲料作物主要靠进口,而这些进口作物多数是转基因作物,如果允许进口转基因作物却不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这本身很难解释。” 国家转基因作物的整体开放战略,是从非食用,到饲料用,再到可食用,比如从工业用途的棉花,到间接食用的饲料作物,最后再是主粮作物。在主粮作物上,近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监管机构批准了可食用的转基因小麦品种,巴西、阿根廷也正在批准之中。 在主粮作物上,舜丰生物种业总监顾靖宣从转基因性状及我国粮食需求两方面考虑,认为国内主粮作物短期内不会放开。 市场上转基因性状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商业化的性状有单一抗除草剂、单一抗虫和既抗除草剂又抗虫(双抗)三种。但是主粮作物以小麦为例,主要在冬季生长,而且杆比较矮,除草及病虫害防治相对比较简单,意味着抗除草剂和抗虫基因应用意义不大。 在产量上,我国小麦、水稻等主粮作物,并不算紧缺。顾靖宣称,“在国际粮食紧缺的时候,今年中国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小麦产量比去年增产10%以上。” 百奥云创始人王冰冰同样认为,在主粮作物上国内持谨慎态度。但可以考虑开放一些非主粮类的品类,如类似大豆的油料作物、类似玉米的饲料类作物等,只要有大的商业价值,就存在开放的可能性。
哪些公司通关在即
由上可知,在进行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前,需要取得农业农村部批准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而这一纸安全证书,难倒了大部分公司。
据了解,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分为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申请安全证书5个阶段的严格评价,每个阶段至少耗时1~2年。如果在任何一个阶段发现问题,都将终止研发。
如智种网创始人叶剑所述,中国生物安全评价体系相比国外更为严格,会对整个研发流程进行监控,包括性状安全性、生产过程、环境释放安全验证等。
拿到安全证书的难度,可以从瑞丰125的例子中可见一斑。瑞丰125是我国首批获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前后整整耗时十年。2009年,瑞丰125在浙江大学实验室产生;2010年至2011年,在浙江省开展中间试验;2012年至2014年,分别在浙江省和吉林省开展环境释放试验;2014年至2017年,分别在浙江省和吉林省开展生产性试验;直至2020年1月,才获得农业农村部的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目前,我国转基因玉米的主要研发单位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北农、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先正达及一些其它科研院校。据统计,已有 11 个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和 3 个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获得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在11 个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中,大北农占 4 个,杭州瑞丰占 3 个,先正达旗下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占 3 个,中国农业大学1个。大北农、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各获得1个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具体来看,大北农作为国内转基因育种技术引领者,是同时拥有玉米性状产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大豆性状产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公司。已育成并通过安全审批的转基因玉米有4个:DBN9936、DBN9858、DBN9501和DBN3601T,居全国首位;转基因大豆DBN9004在海外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
杭州瑞丰有瑞丰125、浙大瑞丰8、nCX-1等通过国家安全审批。其中,“瑞丰125”突破国外专利垄断,使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和耐草甘膦基因,是国内首批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新品种。
先正达旗下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已获得 3 个安全证书,分别是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t11xGA21,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t11xMIR162XGA2,耐除草剂玉米GA21。
此外,隆平生物的 LP007 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为 4 基因分子叠加抗虫抗除草剂玉米。隆平高科的整体战略是,参股了杭州瑞丰的耐除草剂玉米nCX-1产品,前端杭州瑞丰、隆平生物推进玉米转基因性状开发,后端以玉米科学院、联创种业为主推进品种转育,做好商业化开发准备。
性状公司与种子公司:强强联手,强者恒
审定印发,东风已至,在下一步的竞争中,什么才是取胜关键?
智种网创始人叶剑分析,从短期竞争来看,取得生物安全证书早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一定,属于零和市场,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大北农和杭州瑞丰取得安全证书的时间相对较早,那意味着跟他们合作的公司更多一些,占有先发优势。
但从长期竞争来看,叶剑更看好属于国家队的先正达,在研发实力、资本力量、人才等方面都占据有利地位。此外,与美国种业企业既有性状又有种子不同,国内大多企业二者只有其一,这方面唯一可以与国外对标的公司是先正达,有产品、性状和种子。更为重要的是,先正达在国际上有了成功商业化的经验,从基因的发现到商业化整个流程已经非常完善,而其余公司在商业化方面处于起步阶段。
拿到安全证书转基因转化体需要叠加到好的品种上,才可以产生出优秀的转基因品种。因此拥有基因性状专利的公司,通常选择与拥有较大市占率的种子企业或单位合作,从而提升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叶剑表示,“你的合作伙伴市场份额有多大,也意味着你将来会占据多少市场份额。”
从这一层面来看,种子企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种子市场规模达1395亿元,转基因种子对传统种子的替代也将是一个可观的市场。
市场上一批头部种子企业已经做好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储备。
隆平高科2021年年报显示,已完成裕丰303、中科玉505、联创839、隆平206、农大372等主要大品种多版本性状转育。国内第一家种业上市公司丰乐种业联合中国农大、浙江大学等多家高等院校、企业开展玉米转基因品种研发,已经初步完成玉米转基因品种储备。荃银高科牵头开展了“转基因抗虫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项目”,并已创制了抗虫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种。
但是一些小的种子公司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百奥云创始人王冰冰分析,以前常规培育品种,有种质资源和育种家经验就可以了。现在带上转基因,一方面时间周期更长,要考虑品种与性状互作,所需技术水平更高,另一方面需要支付转基因相关的专利费、服务费等,成本也将更高。
王冰冰介绍,种子公司培育转基因品种,首先要向生物技术公司取得获批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材料,拿到材料后进行杂交和回交,将转基因性状转育到自己的主打品种中,这个过程需要额外两到三年的时间。
综合以上情况,王冰冰认为,未来转基因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有实力的公司持续应用或叠加已知的或新的基因,形成新的转化事件并取得生物安全证书,这是科技含量高也是附加值最高的一个方向;二是对更多的种子公司而言,关键是利用好已有的转基因,转育优秀的底盘品种,最终形成自己的优势转基因品种。当市场上大部分品种都带有转基因时,种业竞争还是会回归到底盘品种的选育上来。
三大共性问题
随着转基因政策的逐步放开,国内种业企业将面临三大共性问题。
其一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虽然《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外商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均提到:禁止投资农作物、种畜禽、水产苗种转基因品种选育及转基因种子(苗)生产;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的中方股比不低于34%,玉米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需由中方控股。
智种网创始人叶剑认为,按照WTO标准,未来需要逐步开放市场,外资企业可能会以成立合资企业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而国外的转基因技术发展更早,放开后会对国内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伯远生物创始人李阳分析,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本身不大,所以影响不大,而玉米作为核心的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大,将面临与国外转基因品种竞争,但中国在这块的研发实力尚不及国外。
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百奥云创始人王冰冰认为,及时应用更好的基因性状,可以助力中国农业生产,同时也会促使国内企业专注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转基因技术向前发展。
多位受访者告诉35斗,随着转基因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行业发展还会面临另一个共性问题,病虫也在不断变异,提高抗性。
隆平生物总经理吕玉平这样介绍,在农业上,长期持续应用同一种农药后,害虫通常会产生抗药性。同理,长期种植转基因玉米也可能使害虫产生抗性。这是生物进化的本能。
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解决办法,一个是庇护所策略,另一个是多基因策略。
以庇护所的方式进行抗性管理,即是在种植的时候,在抗虫作物周围种植一定量的非抗虫作物作为敏感昆虫的庇护所,防止其过快获得抗性,降低病虫的变异速度。国内由于土地分散,不适合做庇护所。本身面积小,再种上非转基因品种,产量就会大幅降低,农户利益受损。此外,国内转基因大豆玉米才处于推广阶段,庇护所当下也没有意义。
因此多基因策略更适合国内发展借鉴。即研发多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虫作物,让对具有某一种抗性的害虫无路可逃。
在庇护所方面,据了解,大北农拥有完整的含庇护所的转基因品种体系。在多基因策略上,一些公司在推出多基因抗虫产品,比如大北农的转基因玉米DBN9858及后续升级产品的配套庇护所,配套使用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贪叶蛾等病虫害;杭州瑞丰的耐除草剂玉米nCX-1,也可同时作为相关抗虫玉米产品的庇护所与之配套使用。
最后一个共性问题是,是市场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接受度。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
虽然科学已经证实了转基因食品并无危害,但是长久以来的观念让部分人对转基因三个字过于敏感,加之市场上的很多产品习惯以“非转基因”作为宣传点,导致人们需要一定时间接受转基因食品。
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伯远生物技术顾问刘定富直言,“在二三十年内我都非常看好转基因技术,它是影响人类生活的革命性技术。”
无可置疑,作为与载人航天、大飞机同属十六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